丹人模式
🎙️ 試圖在專業中保持幽默、在幽默中保持清醒
我是Daniel,白天在職場生存、晚上在文化衝突中反思的移動人類。這裡有關於美台兩地工作的怪現象、新一代移民的內心小劇場、以及我最近學習新東西時的頭破血流經驗談。
如果你也有點搞不清人生的操作邏輯——放心,我也還在摸索。
Episodes
26 episodes
25 | 遊戲界的建築師 ft. William
這集邀請到一位背景獨特的跨界設計師,他從專業的建築訓練,一舉轉戰世界級的遊戲開發團隊,參與製作了如《最後生還者》和《戰神》等 3A 遊戲大作。今天幫你整理的乾貨:如何將建築訓練中學到的設計思維,應用在遊戲的關卡設計與結構邏輯上?揭秘在頂尖遊戲工作室的工作內容!《戰神》團隊中擔任的碰撞設計 (Collision Design),以及在 Sphere 專案中的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25
•
29:37
24 | 身分認同的焦慮感?
在美國只要被問一句:「So… where are you from?」我腦內就會瞬間開啟 300 個視窗開始運算。 台灣人?亞洲人?American-born Taiwanese?還是看場合決定?中文講得太美式被說是「晶晶體」,英文講得再好還是可能被聽出外來口音;結果兩邊都覺得你不夠道地,那你到底是哪邊的人?這集我會分享自己和身邊朋友的故事。如果你有共鳴,歡迎告訴我!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24
•
9:44
23 | 漫畫都不敢畫的上帝劇本:道奇逆轉二連霸
誰說漫畫誇張?道奇這季的劇本連上帝都要拍手。2023年才因為大谷翔平開始看MLB的新手球迷,原本只是佛系追著天使隊的比賽,現在成為了情緒因為牛棚像坐雲霄飛車的道奇球迷。誰能想到今年道奇竟然在差點掉出季後賽的情況下逆轉封王,完成二連霸。藍鳥的表現讓人心疼,道奇的運氣讓人傻眼,但這不就是棒球最迷人的地方嗎?這集聊聊 ⚾ 道奇球迷們從絕望到歡呼的那一刻。這次冠軍遊行絕不能錯過~🥳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23
•
12:19
22 | 拿了糖還搗蛋🎃
你覺得今年會看到什麼最狂的萬聖節裝扮?👻 在美國,萬聖節可不是只有小朋友要糖這麼簡單。這集我會聊聊:萬聖節的神祕起源與文化變遷不同年齡層怎麼玩:從小孩的 Trick or Treat,到青少年的 Horror Night,再到大人的盛裝派對 🍸美國人到底為萬聖節砸了多少錢?💰我自己在美國過萬聖節的親身體驗:扮 Joker、小孩拿糖、Chino 的社區氣氛、還有 Knott’s...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22
•
10:57
21 | 迪士尼也在乎的字體細節!ft. Jonathan
你以為「上字幕」就是把字打上去?錯錯錯!這集請到的平面設計師要告訴你——真正的高手,連一個片頭字都能設計出戲感。從電影海報到片尾動畫,Title Treatment 是視覺界的靈魂化妝師,負責讓觀眾在開場三秒就愛上整部作品。我們聊到:什麼是Title Treatment?它跟你想像的「打字上字幕」差多遠?平面設計師 (Production Artist) 的日常是怎樣的?在美...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21
•
22:12
20 | 你是在運動,還是在勞動?
隨著年紀增長,身邊的人開始出現各種健康警訊:肥胖、膽結石、心血管疾病、脂肪肝、甚至癌症。這些都讓我意識到:運動不是選項,而是必修課。在這集裡,我想跟大家聊聊我自己從「佛系不運動」到「養成穩定訓練習慣」的過程。從重量訓練、慢跑到高爾夫、滑雪,運動不只是讓我改善身形,更讓我找到身體與心靈的平衡。最後,也留給你一個小思考:你是在運動,還是在勞動?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20
•
12:50
19 | 加州夢還是加州窮:住洛杉磯郊區到底要花多少錢?
大家都說「加州是夢想的起點」,但他們沒說的是——夢想也會讓你月光。 這集我們要一起揭開南加州郊區生活的真實開銷:🍔 食:外食太多,錢包會先餓。 👕 衣:在「好」和「貴」之間,選擇了「好貴」。 🏠 住:房租貴得像在租陽光。 🚗 行:在加州沒車不行,有車也不一定行。最後還有一段理性分析 + 情緒總結,告訴你年收入要多少才比較適合住南加州郊區,幫你...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19
•
17:12
18 | 陽光、紅岩與仙人掌
被天氣「熱到懷疑人生」的地方是哪裡?沒錯,就是亞利桑那 (Arizona)。 這裡夏天乾到你想變成仙人掌,冬天卻舒服得像開了天然冷氣 (偶爾還會下冰雹給你驚喜)我會聊聊亞利桑那的奇特魅力: 🌵 Tempe 的 ASU (Arizona State University) 大學城、滿滿的陽光與派對氣氛 🏜️ 一路玩到大峽谷、Sedona 的綠色麥當勞、Page、再加碼到隔壁州的Zion、Bryce Canyon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18
•
13:49
17 | 小白球
從小學四年級短暫接觸,到三年前重新開始認真練習,高爾夫一路陪我走過跌跌撞撞的過程。這集聊聊我是怎麼踏入這項運動、花費與裝備需要準備什麼、學習過程中的挫折與樂趣,以及未來想挑戰的目標。如果你也對高爾夫好奇,或想找一個能訓練專注力又能當社交工具的運動,這集別錯過!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17
•
15:11
16 | 扣下之前
本集將帶你了解加州合法持槍的流程。從 背景調查、書面考試 (Firearm Safety Certificate)、到認證商家 (FFL) 選購槍枝與彈藥,再談到 隱蔽攜帶 (CCW) 的申請要點。除了法規層面,也分享我在疫情恐慌時期購買手槍與彈藥的親身經歷。幸好從未需要真正使用過。同時想提醒大家:槍枝不可隨時保持上膛彈藥須與槍枝分開、上鎖存放一切必須避免...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16
•
10:18
15 | 洛城賣藥郎 ft. Charles
這集邀請到 Charles 聊聊藥劑師的真實人生:👨⚕️ 藥劑師到底在幹嘛?配藥之外的日常任務📚 美國藥學的學歷 & 執照門檻,難度大嗎?⚖️ 責任感與壓力:用藥安全不是開玩笑🌎 美國 vs 台灣,藥劑師角色差很大?💬 與病人互動:只是遞藥還是健康教育?🔄 如果重來一次,還會選藥劑師嗎?🎓 會給想在美國念藥學的人什麼建議?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15
•
20:18
14 | 可以上路的大玩具
🚗 換車全攻略:從補助、交車流程到 Tesla 真實體驗,一次分享!⚡ 電車到底值不值得?聊聊 Tesla 的優缺點與我的換車心得。🤖 FSD、自動召喚、在家充電,電車到底是夢幻大玩具還是麻煩製造機?💡 給還在猶豫的人一些建議:電車換不換?聽完就有答案。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14
•
15:33
13 | 米國職場鬼故事👻 建築篇 ft. 美冴 (化名)
這一集我們請到特別來賓 美冴(化名) 她將帶我們走進美國建築業的世界,分享:自我介紹 🙋♀️為什麼投入建築業 🏗️在美國的職場與生活 🇺🇸🏠對未來發展的想法 🔮 重點!她會帶來一段職場裡那些讓人頭皮發麻、啼笑皆非的經歷 。如果你: ✨ 想知道建築人在美國的日常 ✨ 對異國職場文化充滿好奇...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13
•
11:44
12 | 丹丹飛行日誌
你知道「解決方案工程師」每天在做什麼嗎? 從評估專案可行性、數據分析、設計方案到客戶提案,甚至連售後流程改善都要一手包辦。但這份工作不只坐在辦公室 📊 還可能遇到—— ❄️ 芝加哥暴雪裡進倉庫 🦌 明尼蘇達工廠門口巧遇野鹿 🤖 亞特蘭大自動化展的新奇見聞 🇨🇱 智利令人"驚豔"的基礎建設這集,Daniel 不只聊工作內容,也分享「什麼樣的背景和個性」...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12
•
16:52
11 | 葛萊美
🐾 今天來聊聊我家的貓老大 Grammy ✨ 從領養回家、經歷小病折騰、誤開藥到肺炎住院,一路看著她慢慢恢復健康,真的像走過一場冒險。也想跟準備養貓的朋友分享一些心得: 🍖 乾糧 & 罐頭怎麼選 🎮 陪玩的重要性 💉 疫苗必不可少...嗎? ✈️ 生活上的取捨:少出遠門、學會面對分離希望Grammy的故事,能讓你對「當貓家長」有更真實、也更溫暖的想像 💛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11
•
14:37
10 | 大家都在笑,我只好跟著笑
你有沒有這種經驗——大家哄堂大笑,而你只能尷尬地陪笑,心想:「剛剛到底在笑什麼?」這一集我們聊聊跨文化幽默的眉眉角角:為什麼美國人愛講 Super Bowl 的哏,而台灣人更懂Dcard 或政論節目的笑點?所謂的「Dad joke」為什麼讓人又好氣又好笑?還有好多美式英語的笑點,真的不是語言課本會教的內容!從語言學、心理學、到文化研究,這一集讓你了解: ✅ 為什麼笑話這麼難懂 ✅ 幽默到底是語言問題,還是文化問題?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10
•
10:35
9 | 時代淘汰的不是老人,而是停下來的人
「別讓自己停下來。」這集我想跟你聊聊—— 為什麼保持好奇心,會是你在這個快速變動時代裡,最關鍵的生存本能。我分享了自己的經歷: 從學高爾夫、鋼琴、到用AI做音樂剪輯、試駕特斯拉自動駕駛…… 還有當我太忙碌、忘了學習時,是怎麼瞬間失去創新能力的。 也聊到Google 的「20% 好奇時間」制度,以及台灣與美國教育文化中對發問與創新的態度差異。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9
•
11:24
8 | 「你是不是要走了?」
想了解在美國換工作的過程長什麼樣?這集帶你了解從被獵頭聯繫到成功轉職的全流程,也聊聊離職時有哪些潛規則和職場文化你該注意。🎧 本集你會聽到:獵頭怎麼找到你、會問什麼?面試安排節奏、錄取通知的常見形式離職通知應該提前幾週?如何優雅地說再見交接期的工作重點與常見難題一定要無縫接軌嗎?還是該給自己一段空檔?換工作的背後動機:只為錢,還是想逃?【辦...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8
•
13:47
7 | 你敢請假嗎?
在工作壓力爆表的現代職場,「請假」竟然變成一種勇氣考驗?你有沒有過想請假卻猶豫再三、擔心被貼上不敬業標籤的經驗?本集從「羞恥感 vs 自豪感」出發,聊聊美國的休假制度長什麼樣,並對比東西方文化的美國公司對休假的態度差異。🎧 本集你會聽到:美國特休制度怎麼運作?為什麼有些公司請一週假得提早三個月講?誠實請假 vs 編個理由,員工的心理戰公司竟然可以合法拒絕你休假?...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7
•
13:13
6 | 從太平洋到大西洋的大地遊戲 ft. Jimmy
本集邀請到住過眾多美國城市的 Jimmy,來聊聊他在不同城市搬遷、生活的經驗與觀察。每一段遷移背後都有不同的原因,有的是為了求學,有的是因為工作安排,還有些則是人生偶然的轉彎。🎧 節目亮點:各地生活節奏、氣候與交通風格有什麼差異?在地文化觀察:哪些城市熱情?哪些比較內斂?食物、夜生活與社區氛圍大不同給想搬到美國不同城市生活的你,一些過來人的建議加分題:收聽完整內容解鎖!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6
•
20:48
5 | 世界颳起一陣藤井風
從鄉下小鎮到世界舞台,從 YouTube 翻唱影片到混合多元風格的原創專輯,藤井風的成名之路既真實又夢幻。今年9月,他更釋出了全英文第三張專輯,再度突破自我。我會分享他如何影響了我重新拾起古典鋼琴的興趣,甚至開始學習樂理、挑戰即興演奏。也會推薦幾首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。最後,聊聊他即將展開的美國與亞洲巡演,以及我對這位「很怪但超有魅力」的雙子座音樂人的敬佩。📍藤井風提醒了我:不要忘記自己的熱情,用你自己的方式為世界帶來能量。希望有一天能在演唱會...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5
•
11:42
4 | 開會先閒聊,升遷不敬老
👉在美國職場,開會前的五分鐘不是在浪費時間,而是在建立信任。👉從 small talk 到心理安全感,他們怎麼看「年紀不等於資深」這件事。👉我會分享自己在職場的經驗,包括被比我年輕的主管領導,還有和年齡無關的導師制度。這些文化差異背後,其實藏著低語境社會如何看待溝通、信任與升遷的邏輯。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4
•
12:18
3 | 這不是玩具,是藝術
從潮流公仔到潮流現象,我們來聊聊為什麼這些「小東西」讓人甘願排隊、搶購、甚至被搶?👉Funko 與 PopMart 如何打造出全球爆紅的收藏體驗?👉 為什麼大家都愛「盲盒」?這種設計帶來的刺激感,是消費陷阱還是情感滿足? 👉在潮玩成為一種文化的同時,我們也不能忽略它背後的安全問題 從炒作市場到真正的收藏熱情,這集我們聊聊潮玩世界的迷人與瘋狂。 這些小公仔,究竟是藝術、是投資,還是童年記憶的延伸?...
•
Season 1
•
Episode 3
•
12:02